爱与责任,撑起了她27载特教生涯
“老师好,节日快乐!”每年教师节,对于1988年就开始从事特殊教育的李银环来说,收到她那些残疾学生做的简简单单的贺卡或者五颜六色的纸花,看到上面写着朴实的问候和祝福的时候,她觉得比什么都幸福。
“虽然我没能桃李满天下,但老能尝试到这样点滴的幸福,老师爱孩子,学生也在爱着老师,爱着爱着,你就得努力前进。”李银环说。
李银环所在的北京市通州区培智学校,是一所专门为残疾儿童开办的特殊教育学校。这里的孩子身患不同的残疾,有的智障,有的聋哑,有的多重残疾。
用爱去“拆墙”走进残疾孩子的内心世界
27年前,李银环从北京通县师范学校毕业,怀着“桃李满天下”的梦想,满以为可以去区重点学校教书的她,却被分配到有些人认为是专门教育“傻子”的培智学校,当时她的心“哇凉哇凉”的。
没有接触这些孩子之前,她无数次幻想着他们什么样子,“我以为就像大街上看到的穿着破破烂烂,流着口水,脏得很的样子,但当我见到他们的时候,印象有了很大改变,干净着呢。”当时,通州培智学校杂草丛生,李银环当班主任,带着十几个孩子去除草,孩子们很信赖地跟着她干活,不断对她说“老师,我喜欢你”。多好的孩子呵,李银环冰冷的内心又开始燃烧起来了。
但是,当真正步入课堂后,李银环发现事情没那么简单。这些孩子与普通孩子的不一样开始显现出来:有没上几分钟课就下座位玩的,有流口水的,有把书撕了搞得满地都是的,有把粪便拉在裤子里臭烘烘的……这一切,都让当时还是二十岁大姑娘的她手足无措。
“我弄不懂了,感觉这些孩子应该是能教的,但你真正要走近他们感觉又隔了个什么东西。”李银环回忆说。
她需要把这堵“墙”拆了。带她的师傅说了一句,“你变成他们,你才能走进去。”李银环明白了,于是她把教室当成了办公室,课间组织孩子玩各种游戏,午休的时候与他们一起休,吃饭的时候一起吃,当李银环与孩子们成为朋友的时候,她觉得能管理好了,也能把他们教好了。
她说,“这些年,各方面我都非常顺,就因为我走进了孩子心里,我爱他们,他们也爱我,互相的信任与尊重,让我和孩子交流起来了。”
通州培智学校有很多深度自闭症的孩子,要走进自闭症孩子的内心很难,但也有走入的方法。李银环介绍经验,“你说什么,他好像都没看你,没理你,其实他有时候也在听也在看。对自闭症要更耐心,让他真正感觉到你爱他,尊重他,如果他感受不到这点,觉得你只是个老师,没有多爱他,教玩课就走了,你永远走不进他内心。”
走上三尺讲台,立马精神抖擞
李银环属于那种“自燃性”很强的人,平时即使再忙再累,但只要一走上讲台,就马上精神抖擞。尤其是看到通过努力有所收获的时候,更是不自由主地坚定走下去。
与普通教育不一样,特殊教育没有很多现成经验,需要不断摸索,这需要对工作有极大的热情。刚教聋儿的时候,班里的学生年龄差距巨大,有十多岁的,也有两三岁的,而且由于大多数学生家庭并不富裕,聋儿带的都是老年助听器。李银环开始了艰苦的学习研究,她开始琢磨,翻了许多书,“拿一镜子,我发某个音的时候,观察哪使劲了,嘴形怎么样了”“日常生活中,我们做什么的时候,声音自然就出来了,比如哈气,H的音就出来了,于是我就用这种方式引导孩子发H音”。
李银环的尝试很多,班上一个脑瘫的孩子,写字的时候手总是哆嗦,控制不了笔划走向。李银环找了包箱子的那种厚纸板,从中凿出一条槽来,让孩子在槽里练习写“一”,不停地练,当手的控制力强的时候,再把槽缩短缩小,后来这个孩子能在田字格里写字了。
为了让家长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情况,李银环做了一个家长联系本,每天通过它与家长交流,让他们了解到孩子每天学了什么,学得怎么样,需要家长如何配合等等。这个做法受到家长的欢迎,一天不见本,就会有人打电话来问。“家长联系本”后来也在整个通州培智学校推广开来。
当班主任的时候,李银环风雨无阻必家访。去学生家里家访,能让家长感觉到自己是主人,与老师的距离一下子就拉近了,通过家访,能了解孩子的生活环境,他有什么不利的条件,有什么有利的条件,这些对教学都特别有用。
谈到做好工作,李银环说,“要有足够的耐心和信心,同时需要有创新。”
只要孩子在做在干,我就觉得特别好
通州培智学校注重学生的自理、自立能力的培养。学校专门就洗衣、洗车、缝纫等设立课程,鼓励学生实践。学校里的爱心超市,售货员、理货员、收银员都由学生担任。
李银环每个月都要带孩子去银行、地铁站、医院、超市、公园等地方玩,让孩子多实践体验。
她的学生有在酒店、超市工作的。“我上超市,看到我的学生在自行车服务部工作,在底下推自行车、购物车,特别高兴。只要我的孩子在做在干,我就觉得特好。”
“不要让孩子待在家里,你要是一撒手,他就一下子退回去了。”李银环说。
李银环教过的学生,只有一两个上了大学,这肯定算不上桃李满天下。但她说,让残疾孩子不成为“废人”,变成有用的人,哪怕在家庭里面,家长不在的时候,他自己会做饭饿不着,会穿衣服会上厕所,生活质量更高点,这就很有价值。
李银环的学生毕业后会经常去看她,跟她联系,经常有孩子要加她微信。但她很少与他们主动联系,“因为他们毕竟是残疾孩子,有时候我怕他们被贴上标签,认为与李老师联系就是残疾人,我希望社会用正常眼光看他们。”
通州培智学校有送教上门服务,遇到的情况也非常复杂,有十五六岁大小伙子都不穿衣服的,有躺在床上长年不能起床的,甚至有的还有攻击行为。一些特教教师向她埋怨,质疑教这些孩子有没有意义。李银环说,他躺在床上,很少能见到人,他见到你了,你就给他带去了快乐。他觉得听音乐快乐,那你就给他放音乐;他觉得听故事快乐,那你就给他讲故事。不是说教他多少知识,认得多少字才有价值,一定要给他带来教育的快乐。
尽代表之责:一有机会就说话
李银环是十八大代表,议政建言是她另外一块重要工作,这些年来,为了特教事业,她没少说话。
曾经有孤独症家长给她拿去一个建议,上面按上了手印,希望能把建议带到会上。“我说没问题,只要内容合适,我能带就带。”李银环说。
她非常重视特殊教育的人才、师资培养,建议有针对性地加大康复技能人才的培养。
她呼吁提高特教老师的待遇,恢复特教津贴,把特教人才吸过来,留下来。“应该鼓励特教扎根,比如工作二十年,或者三十年,能不能有一笔特教补助?”
来源: 人民网-教育频道
培智学校现在只有九年学制,她希望两边适当扩一点,在小学之前增设学前教育,同时,对于智障这类毕业生,她希望能让学生毕业后再有个两三年的职业训练期或者适应期,让他们能更好地适应这个社会。